close

一場烈士台中菜梯維修遺書展覽背後的故事

他是著名淮軍將領張樹聲之後;他是沈從文作品中的熱血青年;他是北方左翼作傢聯盟的奠基人……1936年10月,他壯烈犧牲於安慶。他,就是革命烈士張璋。9月16日,在安慶市懶悟藝術館舉辦瞭一場他的遺書展。那麼,張璋烈士的遺書是如何發現的呢?為什麼又要舉辦這樣一個展覽呢?

1

沈從文筆下的革命男兒

張璋何許人也?不少人不一定知道。但說起他的祖父,或許你就知道瞭——淮軍將領、曾任清朝兩廣總督、兩江總督的張樹聲:而合肥有名的“張傢四姐妹”則和張璋是堂兄妹。

張璋,原名張鼎和,曾化名張曉天。1905年出生於合肥西鄉(今肥西)張新圩的一個豪門傢庭。稍長,隨父定居天津,就讀於南開中學。這時,他開始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各種反帝鬥爭。此後,他被黨組織送到廣州黃埔軍校學習。“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在廣州被捕。後留學日本。

1928年,張璋因積極參加反帝激進運動在日本再次被捕。1929年透天電梯保養費用被遣返回國,一邊在北平輔仁大學學習,一邊在黨的領導下,參加北方左翼作傢聯盟的籌備工作。他利用安徽同鄉的關系,和北平未名社的李霽野、韋叢蕪、韋素園取得聯系,通過他們又結識曹靖華、范文瀾、孫席珍、臺靜農、傅仲濤等人。在此期間,他四處奔波,他團結黨外進步人士和知名作傢,為“北方左聯”的成立奠定基礎。1930年10月,在北京法學一院禮堂,“北方左聯”召開成立大會,張璋當選為執委。他在北方左聯工作期間表現十分勇敢,集會時,總是高舉大旗走在前面,並勇敢反抗警察鎮壓。

1931年10月,因國民黨實行血腥鎮壓,張璋被捕。後經他的愛人吳昭毅四處奔走營救,得以獲釋。這年冬天,張璋帶著妻室兒女回到合肥。他立即同當地黨組織取得聯系投入革命。他一面開展募捐活動,籌集經費,支援鄂豫皖蘇區;一面籌劃建立革命武裝,開展遊擊活動,壯大瞭革命武裝力量。但他也因此被捕。1934年,經地下黨組織和他母親多方營救,張璋獲釋。出獄後他立即前往上海,化名張曉天繼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36年,張璋從上海回到安慶,參加革命工作中再次被捕,關押在安慶飲馬塘看守所。他在獄中同敵人進行瞭堅決的鬥爭,後被國民黨於9月8日在安慶東門外刑場殺害。

張璋臨刑前,在香煙盒上留下四句遺言“教育我兒,繼承我志,代我收屍,勿告我母”。托人轉交給他的愛人吳昭毅。短短的幾句話,充分表達瞭烈士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和對革命後代的殷切希望。而著名作傢沈從文聽瞭夫人張兆和講述的堂弟張璋的事跡後,就以張璋的革命生涯與生活經歷為原型創作成一部中篇小說《大小阮》。作品中的小阮抱著“要世界好一點,就得有人跳火坑”的信仰加入共產黨,為實現自己的信仰進行瞭艱苦卓絕的不懈鬥爭,被捕後在監獄仍然進行不屈的鬥爭,直至犧牲。新中國成立後,沈從文還準備以張璋烈士的傳奇再創作一部長篇小說。為此他采訪瞭張璋烈士的妻子吳昭毅以及健在的戰友,積累瞭七萬多字的素材,可惜後來遺失。

2

80年前烈士遺書如何被發現

“記得是今年元旦那天,我們懶悟藝術館正在舉辦《傢在宜城——章安慶收藏書畫展》。作為主辦方和策展人,我正在繁忙地接待著參觀者。這時來瞭兩位朋友,說是有一批民國的傢書請我過目。我打開一看,很零亂,有信封完整的,也有信封缺失的,不少已經殘破不全瞭。當時因為太忙就沒多在意,說以後再去找你們。”說起張璋烈士這批遺書的發現,安慶市懶悟藝術館館長張慶先生用瞭“意外的驚喜”這個詞。

據張慶館長介紹,幾天後稍微清閑點,他猛然想起瞭元旦那天朋友帶來的一包傢書。於是一路小跑去找到那位朋友,話題直接就轉到瞭那包傢書,“我再次打開那包傢書,‘安徽高等法院看守所’、‘安慶飲馬塘看守所’的寄件人地址赫然入目,直覺讓我感覺到,在這包傢書裡,可能隱含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作為一個收藏愛好者,張慶自然不會忽視這種強烈的地域印記,當即和朋友商量轉讓來瞭這批傢書。

拿回傢後,經過除塵、熨壓、裝袋等簡易的保護措施,張慶整理出張曉天寄給杭州張老太太的書信6封,寄給江西張樞和的書信2封,寄給杭州林公館林太太的書信1封,寫給二表姐的書信1封,寄件地址有安徽高等法院看守所、安慶飲馬塘看守所、安慶北門外百子橋方傢墩十號、安慶聖公會三號四處;署名張樞和寫給母親的書信1封;署父字寫給昭和的書信1封。“信封上的郵戳定格在1936年6月至10月間。通讀以後,基本上厘清瞭收、寄件人之間的關系。張曉天即信中的四哥,張樞和則是其六弟,林太太叫張昭和,是張曉天、張樞和的姐姐。張老太太是張昭和、張曉天、張樞和的母親,當時和女兒女婿(林耀北)住在杭州,安慶聖公會三號是張曉天二表姐的住址。”張慶說。

傢書多為張曉天所寫,其他人所寫的也都與張曉天有關。要想破譯這批傢書的來龍去脈,張慶想必須從張曉天入手。但通過百度搜索等方式,還真沒找到和傢書內容相吻合的“張曉天”,看來,隻有從書信的內容上去做“功課”瞭。在張樞和的信中,有一段對四哥張曉天的描寫,“到東門外一路唱黨歌至刑場”,為瞭讓張曉天下跪,“士兵用足蹬四哥,四哥雲‘請你就幹吧,大丈夫男子漢是不跪的’。”1936年是軍閥劉鎮華主政安徽,他是反共的急先鋒。看來倒在槍口下的,可能是一位大義凜然的共產黨人。在查看存留的信封時發現,四處地址的寄件人,均為張曉天。從“安徽高等法院看守所”“安慶飲馬塘看守所”寄出的每一頁信箋上,都蓋有“檢閱”的印戳,由此分析,從看守所寄出的信件,是要經過獄方審查的,這部分信件所有的署名均為張曉天。而從其他兩處寄出的信件,均無“檢閱”印戳。特別的是,在寄給張昭和的信件上署瞭“弟璋頓首”,在寄給張樞和信件上的署名,為“兄鼎示此”,看來張曉天和“璋”和“鼎”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關聯。循著這個線索,又經過一段時間的查找,張慶果然找到瞭“張璋”!

“後來我又經過分析認為,那個時候張璋烈士從看守所寄出的信件,都要通過審查,所以無論是信封還是信件的署名,他用的都是化名張曉天。而通過二表姐及同情革命的獄警吳紀林幫忙寄出的信件,為瞭掩人耳目,信封上仍用化名張曉天,而信件上的署名,則分別用瞭本名‘璋’和譜名中的‘鼎’。”張慶說,正是這兩處細節,讓他印證瞭張曉天就是張璋烈士,這批信件就是張璋烈士犧牲前的遺書。

“展讀烈士的遺書,讓我們真切感受到瞭一位共產黨人堅定的信念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感受到瞭張璋做為人子、兄長、小弟、朋友而擁有的崇高品質和人倫情懷;感受到瞭張璋由飲馬塘看守所、孝肅路、黃傢獅、小柵子走向刑場的視死如歸。”正是在這樣的感受下,張慶有瞭想辦一次張璋烈士遺書展的想法。

3

遺書展“信念如磐”

張慶說,當年關押張璋烈士的監獄叫飲馬塘看守所,是一座歷經瞭清末、北洋軍閥、國民黨和日偽統治時期的百年監獄。“這期間,我還專門到瞭飲馬塘看守所舊址憑吊瞭張璋烈士。”

而最終促成這次展覽舉辦的還有一件事。今天上半年,通過安徽電視臺編導於繼勇先生的幫助,張慶聯系上瞭張璋烈士的外孫女、天津南開大學的董襄朝教授,給她發去瞭張璋烈士的部分遺書資料,並請她轉達對烈士的女兒、93歲高齡的張小璋女士致以崇高的敬意。烈透天電梯保養士的兩位親屬都希望讓更多的人瞭解這位從封建傢庭走出來的革命志士,讓塵封瞭80多年的烈士遺書,早一點成為充滿正能量的愛國主義教材。

於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信念如磐——張璋烈士遺書展》於9月16日在安慶市懶悟藝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將延續到10月6日。我們將展覽命名為‘信念如磐’,既是張璋烈士精神的最好體現,也表達瞭我們對烈士的崇敬之情。”張慶最後說。

程堂義/文張慶/圖


arrow
arrow

    n5zwpj34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